辽宁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的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征求意见稿)(已截止。经征集,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
为深入贯彻实施制造强省战略,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我办编制了《辽宁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该项工作经充分调研和多次研究,听取、吸纳了基层部门等单位意见。近期,专门发文,经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辽宁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就有关内容进一步向社会征求意见,有关意见请以书面形式反馈我办。
公告日期:6月1日至6月15日。
联系人:白杨
联系电话:024-31977869
邮箱:lnrstwz@163.com
为深入贯彻实施制造强省战略,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加快实现辽宁振兴发展,依据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制定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和《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7—2020年。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辽宁是我国的工业大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第一支柱产业。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人才作为服务振兴发展的第一资源来抓,积极推动我省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制造业人才培养数量稳中有增。2016年,我省高等学校本科工科类专业点数889个,工科专业本科在校生27万人、研究生在校生3.5万人;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点数268个,在校生5.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点数125个,在校生5.3万人。二是制造业人力资源结构逐步改善。截至2016年底,我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235.4万人,其中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3438家、人力资源总量74.2万人、人才总量近48.5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员分别占人才总量的29.1%和2.3%。三是制造业人才聚集效应逐渐显现。拥有一批以院士、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代表的制造业高端人才队伍,集聚一批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技人才,外国专家来华工作人数逐年增多。形成一批国际和国内领先的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在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四是人才政策措施更加有效。出台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引进外国人才和弘扬工匠精神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具有牵动效应和良好社会影响的创新政策举措。五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开辟了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异人员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互认贯通。建立了辽宁工匠、杰出科技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奖励机制。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有效激发了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
同时,我省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创新型领军人才匮乏。制造业人才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问题并存,企业领军人才和工匠人才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高精尖人才不足,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相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学科专业设置缺乏较强的交叉性、包容性和层次性。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层次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供需对接机制不够完善,培养模式单一。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施教机构基础建设滞后。三是企业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主动性不高,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缺少战略定位和长远规划。四是制造业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偏低。制造业生产一线职工工作相对辛苦、社会认同感不高、薪酬待遇偏低、职业自愿意识不强、人员流动性较大。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解决。
(二)发展形势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制造业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逐渐减弱,资源、生态环境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多重瓶颈约束日益凸显,人才优先发展已经成为实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精准聚焦我省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从产业需求侧对教育科技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全新要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迫切要求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拔尖、高端和领军人才;实施工业强基,迫切要求加快培养掌握共性技术和关键工艺的专业人才;实现两化深度融合,迫切要求全面增强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绿色制造,迫切要求普及绿色技能和绿色文化;推动质量品牌建设,迫切要求培育工匠精神和质量品牌意识。
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必须确立我省制造业人才发展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有效供给、提高培养质量、促进供需对接,发挥利用资源优势、夯实人才队伍基础、补齐人才结构短板、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省制造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措施,以构建多层次人才开发体系为目标,加快培养一批能够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带动制造业智能转型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优秀企业家,培育造就一批适应制造业发展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着力打造一批技艺精湛、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有效提升各类人才服务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水平,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实现制造强省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产业。着眼辽宁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立足于我省制造业现有教育科技人才基础,对接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着力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全面发挥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坚持市场导向。注重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深化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对企业支持服务,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规划指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坚持协同推进。统筹推进辽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全面加强与国家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和行业主导,齐抓共管、协调推进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制造业人才发展工作的整体合力。
坚持实用实效。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贯彻落实问题导向、以用为本和务求实效的指导方针,着力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形成与我省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产业发展对制造业人才资源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更加匹配,人才资源聚集力不断增强,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制造业人才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为实现辽宁制造“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人才资源总量充实。教育、科技、行业企业等多元人才培养体系、职业培训体系基本实现协调发展,制造业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到2020年,我省制造业15个重点领域人才总量达到80万人以上,新增17.5万人,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人才素质水平逐年提升。到202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以上,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2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0%,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6%。
——人才供给结构明显改善。制造业人才的年龄、学历层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更加健全,专业教学标准有效对接职业标准。建设对辽宁产业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省级一流特色学科15个左右,打造与我省支柱产业相适应的重点专业20个左右。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重点选择和支持1-2所工科类普通高等学校创建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全国一流水平学科10个左右,产业与教育融合发展更加深入,校企共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2个左右,校企联合攻克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100项以上,新增制造业相关专业博士后平台10个左右。
——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依托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重点工程建成一批人才高地,人才培养成为重点工程项目评价的重要指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不断提高。企业家、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及评价机制初步形成。人才市场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来辽创新创业的成效明显增强。
表:辽宁制造业十五个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单位:万人)
序号 |
重点领域 |
2015年 |
2020年 |
2025年 |
||
人才总量 |
人才总量 预 测 |
人才缺口 预 测 |
人才总量 预 测 |
人才缺口 预 测 |
||
1 |
输变电装备 |
8.6 |
11.5 |
2.2 |
14.4 |
2.9 |
2 |
新能源装备 |
2.0 |
2.2 |
0.2 |
2.4 |
0.2 |
3 |
高端工程装备 |
4.7 |
6.6 |
2.9 |
9.9 |
3.0 |
4 |
冶金石化成套装备 |
4.2 |
5.5 |
1.3 |
6.8 |
1.3 |
5 |
高档数控系统 |
5.4 |
7.1 |
1.7 |
8.8 |
1.7 |
6 |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 |
2.2. |
2.9 |
0.7 |
3.5. |
0.6 |
7 |
节能环保装备 |
0.5 |
0.7 |
0.2 |
0.8 |
0.1 |
8 |
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 |
1.4 |
1.6 |
0.2 |
1.8 |
0.2 |
9 |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船舶 |
7.9 |
10.9 |
3.0 |
13.9 |
3.0 |
10 |
航空航天装备 |
5.0 |
5.6 |
0.6 |
6.2 |
0.6 |
11 |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
2.8 |
3.7 |
0.9 |
4.6 |
0.9 |
12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
3.1 |
3.4 |
0.3 |
3.7 |
0.3 |
13 |
工业软件 |
3.3 |
4.7 |
1.4 |
5.1 |
1.4 |
14 |
新材料 |
5.7 |
6.5 |
0.8 |
7.3 |
0.8 |
15 |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
5.7 |
7.7 |
2.0 |
9.6 |
1.9 |
注:辽宁制造业十五个重点领域来源《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辽政发﹝2015﹞67号);
数据来源于省工信委2016年《关于八大产业人才需求情况的报告》。
三、主要任务
(一)精准聚焦产业发展,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
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动政府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企业和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和人才评价自主权。建立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清理和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加强人才政策同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规划的衔接配套。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
完善制造业人才开发体系。支持教育、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等多种人才开发资源合理整合,加快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健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校企联盟建设。着力构建从知识到能力、研发到转化、生产到管理的制造业人才开发体系。推动制造业相关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重点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着力打造成“工程师摇篮”。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着力打造成“工匠摇篮”。支持制造业企业参与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制造业相关学科交叉融合。
精准对接重点领域人才需求。围绕制造业产业发展,及时发布行业人才需求预测。鼓励招生单位扩大制造业方向的工程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培养规模,改进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探索在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船舶、汽车、重大成套装备、机器人、智能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成电路装备等制造业产业链上建立一批协同创新联盟,促进人才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面向制造业人才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学科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围绕制造业重点行业布局,强化行业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增设面向“十三五”时期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停招或撤销重复设置、办学水平低、就业质量差的部分学校的专业点,扩大需求量大、就业质量高的专业招生计划,调减供大于求、就业质量差的专业招生计划,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的动态调整和良性循环机制。
(二)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
建设制造业产业校企联盟。充分调动高等院校、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面向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加快构建校企协同创新联盟载体和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学校、行业、企业的融合程度。建立供求信息平台,举办大型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和“高等学校千名专家进千家企业”活动。开展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为依托,联合制造业骨干企业,建设工业产业校企协同创新骨干联盟。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工程”,为企业开展订单、订制式人才培养,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做好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规划布局,鼓励各地区、行业、大型企业集团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组建区域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和跨区域、跨行业的复合型职业教育集团。加快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支持组建对接制造业全产业链,基本覆盖高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发挥企业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明确制造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主动参与制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标准和质量认证工作。学校要提高专业教学指导机构中行业专家比例。企业要为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提供岗位,与学校共同制定实习、实践方案。推动制造业企业与高校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建设校企合作二级学院和订单订制培养试点专业,将企业文化、质量品牌意识的培育宣传纳入学校教育和职工培训内容,推行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鼓励高校和职业学校配合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三)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水平
提高基础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职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供给侧改革中,要强化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基础人才培养,突出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和工匠培养,支持对标装备制造重点领域建设专业人才学院,着力培养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绿色制造技术技能、质量意识。推进企校联合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倡实用实效的企业实习。遴选建设一批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对接制造业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建设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发挥支撑作用的专业集群。
加强人才集聚高地建设。支持省属高校和科研单位围绕国家级创新平台或国家级优秀人才探索建立人才特区,把培养和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摆到优先位置,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优秀人才加速集聚和脱颖而出。集中力量抓好特色学科、学位点、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形成集聚人才的“梧桐树”。充分利用百千万人才工程、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博士后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人才平台,着力培养和提升先进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水平。
(四)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统筹高新区、工业产业集群中的公共研发平台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院士专家工作站提供技术支持,开展“辽宁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示范站”评选工作。开展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省级人选推荐选拔工作,深入推进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依托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联盟,培养制造业领域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开发方面的领军人才。加强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扩大制造业相关专业博士后招收数量,落实企业博士后资助政策,探索建立优秀青年人才稳定支持机制。
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制造业有关高校建立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协调机制,及时修订专业目录,调整专业设置,形成与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校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鼓励企业在院校建立制造业相关领域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实现企业技术中心和院校精准对接。建立制造业人才水平评价、信息发布制度和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发展状况报告。推进工程博士教育、深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跨学科、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面向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等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实训培训基地,开展制造业人才岗位培训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举办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高级研修项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重点培养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制造业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侧重选拔制造业相关科研人员到国外学习培训。
(五)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打造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
着力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师培训项目建设。制定加强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企业与院校合作、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培养急需紧缺的技师和高级技师。
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创新。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探索开展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重点推进新松机器人与德国陶特洛夫学院合作建立的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宝马学院等建设,培养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引导企业建立高技能带头人和首席技师制度,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企业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职业培训制度建设,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办学,聘请一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打造一批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团队。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组织职业学校制造类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轮训,定期到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践。
(六)围绕国企改革发展,建设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培育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建立有利于企业家参与创新决策、凝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的新机制。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任期制、聘任制、契约化管理制度,选择部分国有企业开展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试点,逐步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比例。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培育熟悉国际国内市场、精通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制定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辽宁青年企业家服务振兴当先锋”系列活动,积极营造适合企业家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
加强经营管理人才能力建设。以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重点,在制造业领域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精通战略规划、财务管理、品牌建设、知识产权、金融分析、风险评估、国际商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开发体系,做好经营管理人才职业生涯规划。采取高级研修、出国考察、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提供发展平台和机会,加速培育一批具有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背景,能够抢占制高点、掌握话语权、引领风向标的经营管理专业化人才,使我省制造业在国内树标杆、在国际有影响。
(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实施更加灵活务实的人才政策。围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支持鼓励制造业企业自主开展人才评价,实施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激励政策,发挥好“指挥棒”和“组合拳”作用,加快促进《关于贯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全省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的落地生效,不断推出更加灵活、更加有效、更有导向性的人才创新政策。
促进各类人才顺畅流动。建立统一规范、更加开放的制造业人才资源市场,探索建立制造业人才库。建立制造业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平台。加强各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发布和预警机制。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等制约,畅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营造尊才重才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党和国家人才工作重大方针政策。完善人才奖励、荣誉制度,积极开展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辽宁工匠、辽宁优秀企业家等人才命名奖励工作,加大对突出贡献人才的褒奖力度,宣传优秀人才创新成果和先进事迹。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四、重点人才计划和工程
(一)高端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实施高等学校高端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在组织实施高等学校一流学科领军人才海内外引进计划、高等学校攀登学者支持计划、辽宁特聘教授支持计划、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及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重点向制造业相关高校各类人才倾斜。到2020年,评聘资助“攀登学者”60名左右,“辽宁特聘教授”300名左右,创新团队80个左右,优秀人才400名左右。
实施引进外国人才重点计划。组织实施国家“外专千人计划”、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等国家引才计划。围绕我省制造业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需要,组织实施“外专百人计划”和“重点外国专家项目计划”,3-5年内引进高端外国专家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外国人才200名左右。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引进外国人才计划,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二)创新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
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省战略,聚焦高精尖缺人才,重点选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能引领和支撑国家、省重大科技、制造业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到2020年,在产业创新领域培养选拔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左右,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百层次人选250人左右;千层次人选2500人左右,选拔杰出科技工作者200名左右。
实施博士后培养集聚工程。扩大博士后制度在制造业企业和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覆盖面,逐年提高制造业企业设站比例,把培养博士后作为我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聚引进人才的重要来源,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符合我省产业发展需要的中青年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全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分别达到125个和105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达到150个,招收博士后人员总数达到2000人左右。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围绕制造业十五大重点领域,支持国有大型制造业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高等学校申办国家、省级高级专业技术研修项目,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大规模的制造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累计完成3000人次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
(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十三五”期间,培养辽宁工匠200人左右,新增急需紧缺拔尖领域技师高级技师1万人。依托高水平职业培训机构和特色产业集群区,建立20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建设100个技能大师工作站(室),侧重制造业新建1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和 5个省级世赛选手选拔和师资训练基地。
实施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依托“名校优企”合作项目,推进一批骨干院校与大型国有企业、地方支柱企业、高新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联盟,重点建设37个一体化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重点培训2000名骨干教师,提升紧缺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建立企业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模式,对拟聘或新聘员工开展学徒培训。支持沈阳、鞍山、本溪、盘锦等城市开展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工作。
实施青年技能人才储备工程。根据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青年就业及成才的需求,发挥制造业相关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主体作用,对城乡未继续升学且有就业愿望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重点向制造业领域倾斜;积极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拓宽技术工人成长渠道。
(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建设工程
着眼于培养优秀企业家队伍,积极推动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大力实施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落实我省千名优秀企业家培养计划,侧重选派制造业领域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内外知名高校、高级经理学院、国际培训机构进行专业培训。实施“省属企业领导人继任计划”,定期选拔综合素质高、决策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制造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组织开展职业经理人培训,每年培训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500人。到2020年在制造业领域培养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1200人,培养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2000人。
(五)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
大力推动质量品牌提升,面向全社会开展质量品牌和质量管理知识宣教活动。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设立质量相关研究机构,开展质量科研,开发质量素质提升课程,面向社会开展质量品牌教育。每年举办至少3期质量素质提升研修项目、力争对500家左右制造业小微企业质量负责人开展质量培训。每年“质量月”主题宣传活动参与企业达到1000家,开展全面质量管理、首席质量官、企业品牌培育方面培训800人以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建立务实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地区、部门、行业企业等联动配合,形成制造业人才发展工作整体合力,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指导和监督检查,保证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作用,各地区要统筹安排人才专项经费,加大制造业人才培养投入和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就业经费统筹力度,优先保证制造业人才开发经费,支持制造业人才培养培训。企业要依法履行责任,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完善监管机制,确保专款专用。本规划重点人才计划和工程有关项目经费纳入现有相关项目和计划统筹考虑。
(三)强化宣传引导
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弘扬制造业领域优秀企业家、杰出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的突出成就,加大宣传、表彰和奖励力度。每3年评选一批辽宁工匠、杰出科技工作者、优秀企业家,辽宁省功勋高技能人才、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技术能手。每2年评选推荐一批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和标兵个人。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抓好规划实施
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抓紧制定本地区、本行业人才发展年度工作计划和滚动工作计划,并做好与本规划的协调对接。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抓好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的落实工作,共同推进规划实施,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规划顺利实施。